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奔赴乐陵:初遇烧饼的诱惑

2025年02月20日 08:58  点击:[]

作为大学生纪录片创作课程的一员,我和同学们踏上了前往乐陵的旅程。这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小城,而我们此行的目标,是探寻一种独特美食 —— 安记马蹄烧饼背后的秘密。

E2CEB


刚到乐陵,空气中弥漫着的烟火气息便深深吸引了我们。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当我们第一次听闻安记马蹄烧饼时,心中满是好奇与期待。马蹄烧饼?难道是形状像马蹄吗?我和同学们心里想

当我们走进安记烧饼铺,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店铺不大,却弥漫着温暖而亲切的气息。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安记马蹄烧饼的发展历程。

安记马蹄烧饼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马蹄烧饼作为贡品献给了他,备受皇帝和大臣们的赞赏 ,从此声名远扬。从诞生之初,马蹄烧饼便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它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愈发深入人心,成为了乐陵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记,作为乐陵马蹄烧饼的代表,承载着几代人的心血与传承。如今的安记烧饼铺,由非遗传承人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经营。他从祖辈手中接过这门手艺,将其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当我们与他交谈时,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这份传承的热爱与执着。这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我们家族的根,是乐陵的文化符号。他说道。

在传承的道路上,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制作工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年轻人对这门手艺的兴趣逐渐减少。为了让马蹄烧饼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做出了许多努力。他不仅坚持传统的制作工艺,还积极探索创新,结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推出了多种新口味的马蹄烧饼。同时,他也收了不少徒弟,希望将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为了捕捉到最真实、最生动的画面,我们与师傅们一同早起,开启了一天的拍摄。

凌晨四点,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我们已跟随师傅来到了烧饼铺。昏暗的灯光下,师傅熟练地打开店门,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面粉、植物油、芝麻等原料整齐地摆放着,仿佛在等待着一场奇妙的变身。

CFAD


师傅将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酵母,开始和面。他的双手有力而灵活,不一会儿,面团便在他的手中变得光滑细腻。这和面可是个技术活,水多了面软,水少了面硬,都做不出好烧饼。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着。我们赶紧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功底的动作。

看着师傅们熟练地准备食材,我心中满是敬佩。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刻,他们已经开始为生活忙碌,用勤劳的双手为人们带来美味的早餐。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与非遗传承人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制作工艺,还分享了许多关于马蹄烧饼的故事和心得。

有一次,我们好奇地问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烧饼,有没有想过放弃?他微微一愣,然后坚定地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我要是放弃了,怎么对得起祖宗,又怎么能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呢?那一刻,他眼中的坚定和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明白了,这份坚守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

在与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的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他对徒弟的期望和培养。他说:我希望我的徒弟们不仅能学会这门手艺,更能理解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他对待徒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教导,严格要求。看着他和徒弟们之间的互动,我感受到了一种传承的力量,一种文化的延续。

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团队更加团结,也让这次拍摄之旅变得更加难忘。

在构思方面,我们在蒋老师、曹老师以及刘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前期的策划脚本以及采访问题。脚本规划了必须拍摄的镜头的景别以及必要的镜头运动,采访问题包括了对传承人的采访问题来进行我们采访素材的收集。

在拍摄方面,我们采用三台索尼相机来同时进行3机位不同景别的拍摄,分别是特写、近景、全景。并且尽量避免穿帮,并且空闲时用一台摄影机来采空境和延时。因为之前别的拍摄有丢焦的失误案例,我们这次全部开启焦点图拍摄来避免失焦。根据提前构思好的大概的脚本,我们拍摄了制作过程、采访、空境等镜头来配合剪辑,并且搭建了简易的影棚来拍一下食材的制作特写镜头。

在拍摄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能品尝到新鲜出炉的马蹄烧饼。当师傅将热气腾腾的烧饼递到我们手中时,那扑鼻而来的香气瞬间让我们的味蕾欢呼雀跃。

烧饼的外形宛如马蹄,小巧玲珑,表面洒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轻轻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外皮的酥脆,咔嚓一声,仿佛是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在口中奏响。紧接着,内里的柔软与香甜瞬间弥漫开来,面粉的清香、油酥的醇厚以及芝麻的浓香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美妙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每一口烧饼都饱含着师傅们的心血和热情,每一次咀嚼都是对传统美食的致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品尝到这样一份用心制作的美食,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次拍摄安记马蹄烧饼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纪录片创作的流程和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镜头,我们记录下了每一个制作环节的细节,每一位师傅专注的神情,每一个顾客满足的笑容。这些画面,不仅是对马蹄烧饼制作过程的记录,更是对乐陵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让我明白了,纪录片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同时,我也被安记马蹄烧饼传承人的坚守和执着所打动。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用心制作每一个烧饼。这份对传统的尊重和热爱,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记录和传播这些传统美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传统美食文化就一定能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永远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E1A2


一周的拍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们收拾行囊,准备离开乐陵时,心中满是不舍。这座小城,因为安记马蹄烧饼,变得格外温暖和亲切。

我们与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以及师傅们一一告别,他们的热情和真诚让我们难以忘怀。安增东和妻子郑卫红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说:欢迎你们常回来,乐陵永远是你们的家。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段与马蹄烧饼相伴的日子,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在离开的路上,我回头望着那渐渐远去的烧饼铺,心中默默许下诺言:我一定会再来,再次品尝这美味的马蹄烧饼,再次感受这座小城的温暖与美好。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而那时,安记马蹄烧饼的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


上一条: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召开工作会议,推进多项重点工作 下一条:燃!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老年人生活图鉴”系列文章引关注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
联系地址:山东济南长清区大学路2200号 邮编:250300 联系电话:0531-865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