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鲁韵光影·青春寻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济宁市汶上县,开展了一场以“鲁韵光影,青春寻脉”为主题的沉浸式调研与创作实践活动。通过党建共建联建、公益课堂、非遗专访、文化地标影像采集四大板块,以青年视角诠释传统文化,用影像技术激活历史文脉,为汶上县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01党建共建搭平台 校地联动促发展
上午9时30分,在汶上县创业大厦,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党委与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党总支签订党建共建联建协议,将本着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高校+地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模式。签约仪式后,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传媒专业优势,为当地社区居民、图书馆开设“非遗里的儒学”公益课堂,通过剪纸、漆扇、AI动画故事等手工体验、传统文化故事将儒家思想融入互动教学,让传统文化在童趣实践中生根发芽。











02对话非遗传承人 镜头记录匠心密码
活动当天,实践团分组对汶上县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专访。在泥塑技艺工作坊,团队成员通过多机位拍摄,细致记录泥土在传承人手中幻化为“上九礼”系列作品的生动过程,展现“器以载道”的传统美学。实践团通过影像建档、工艺流程记录等方式,为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留存珍贵资料,助力“创新传承”。



03文化地标新叙事 光影赋能文旅融合
午后,实践团走进南旺遗址公园与民俗文化馆,以“运河文化+儒家探寻”为叙事主线,拍摄短视频及文旅宣传素材。



未来,团队成员将探索挖掘汶上地域文化特色,为当地文旅推广提供新媒体内容支撑,使红色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化为“摸得着的文化教材”,促进地方文旅协同发展。
编辑 | 李铭昕 初审 | 于镇铭 复审 | 张扬 终审 | 郑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