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鲁韵光影·青春寻脉——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非遗采访与遗址探寻(五)

2025年07月21日 14:44  点击:[]

  7月20日,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光影传媒实践志愿服务队继续深入汶上县,开展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采访、汶上莲花湖湿地景区拍摄及南旺枢纽遗址参观学习与拍摄活动。

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采访

  实践志愿服务队采访了当地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泥塑非遗项目的传承脉络、技艺特点、创新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团队成员通过记录和拍摄,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后续的文化传播与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采访,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这种精神与儒家文化中“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理念高度契合。

莲花湖湿地景区拍摄

  实践志愿服务队前往汶上莲花湖湿地景区,开展拍摄与体验活动。团队成员深入景区,记录湿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融合之美,体验了景区内的多元游玩设施。通过镜头,团队成员捕捉到了湿地的宁静与和谐,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这种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注,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南旺枢纽遗址参观

  实践志愿服务队还参观了南旺枢纽遗址,深入了解大运河南旺枢纽的历史价值、科技成就及文化意义。南旺枢纽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与成就。通过参观学习与拍摄,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南旺枢纽遗址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齐鲁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了解到大运河在促进南北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与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念相呼应。

  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光影传媒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探寻了齐鲁文脉,深入挖掘齐鲁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承形式,让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用青春的活力和创造力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队员们通过镜头记录下非遗技艺的精湛与民俗文化的魅力,用脚步丈量齐鲁大地的历史与文化,用心灵感受儒家文化的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他们挺膺担当,以青春之名,为中国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青春的汗水书写文化传承的壮丽篇章,让青春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摄影 | 于镇铭 姜月浩 李钰瑶 李易 邵明洋 张嘉忆 李铭昕编辑 | 李铭昕 初审 | 于镇铭 复审 | 张扬 终审 | 郑全蕾



上一条:鲁韵光影·青春寻脉——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孔庙、孔府、孔林(六) 下一条:鲁韵光影·青春寻脉——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访民俗馆、漆扇授课(四)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
联系地址:山东济南长清区大学路2200号 邮编:250300 联系电话:0531-865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