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抗战英烈,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7月16日上午9时,山东女子学院传媒学院“铁血芳华”志愿服务队,怀着崇敬之心踏上台儿庄这片英雄的土地,走进庄严肃穆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开启了一段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家国情怀的实践之旅。

硝烟虽已散尽,历史犹在眼前。步入纪念馆展厅,馆内静谧无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战争场景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令人久久难以释怀。整个纪念馆融展览馆、书画馆、影视馆、全景馆为一体,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团队成员的目光聚焦于三位抗战英烈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空军英雄何信,在台儿庄上空弹药耗尽、战机受损之际,毅然驾机撞向敌机,血洒长空,践行“誓死报国不生还”的誓言;连长黄人钦,面对强敌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遗言“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字字泣血;18岁女学生刘守玟,中断学业投身前线救护,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抢救伤员,最终献出如花生命,66年中的守候与寻找,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闪耀巾帼光辉。

团队成员们聆听着这些震撼心灵的故事,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成员滕国扬感慨万千:“何信的冲天一撞、黄连长的舍身取义、刘守玟的战地奔跑……这些并非遥远的故事,而是用生命书写的家国情怀。他们与我们年纪相仿,却在民族危亡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这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家国’二字的分量,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筑就的坚实根基。”纪念馆内,那面镌刻着密密麻麻牺牲将士姓名的英烈墙,无声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惨烈与牺牲的规模;展柜中陈列的残破战旗、留有弹孔的钢盔、字迹模糊却饱含深情的绝笔家书,更是将那段烽火岁月中普通战士的坚韧与牵挂具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低语,提醒我们胜利的代价何其沉重,而支撑将士们前仆后继的,正是这份融入骨血的家国大义。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有名或无名的英雄,用血肉之躯共同铸就的丰碑。革命烈士们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此次台儿庄之行,对青年学子而言,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信念的淬炼。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传承这份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它启迪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和平年代,这份情怀应化为我们刻苦学习、锤炼本领、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强大动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用青春奋斗续写新时代的家国篇章。
为了亲身感受那份在抗战烽火中的家国情怀,“铁血芳华”志愿团成员分成三支小分队,分别奔赴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菏泽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大家在三地追寻着先烈的足迹,就是想更深刻地理解那份融入血脉的担当与深情。我们想把这样的故事和精神,讲给更多人听,让铁血芳华继续传递这份力量。
摄影 | 于镇铭 姜月浩 李钰瑶 李易 邵明洋 张嘉忆 李铭昕 编辑 |刘梦怡 初审 | 于镇铭 复审 | 张扬 终审 | 郑全蕾